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1题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正确答案】 新时期爱国主义有五个基本特征: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 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2)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社会主义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是中国历史和现实昭示的真理。 (3)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趋势下,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科学技术为全人类服务, 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需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的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利益的同时,又保持清醒的头 脑,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4)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统一。爱国主义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5)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统一。在这个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第2题 简述法律关系及其特征。
【正确答案】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它反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地建立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 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就不可能形成与之相应的法律关系。 其次,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法律关系的意志性来源于法的国家意志性。法律关系同法律规范一样体现国家意志。 再次,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规范所指示的内容是权利义务,但它所针对的是同类不特定的主体。一旦特定的主体从事了属于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或履行相应的法律义务,主体间就形成了权利义务关系。 最后,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第3题 简述民法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对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约束功能的基本行为准则,其效力贯穿于整个民事法律制度之中。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第4题 简述法律适用与法律执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法律适用与法律执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第一,法律适用与法律执行的联系。两者都属于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实施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法律的实 施包括法律适用、法律执行和法律遵守。 第二,法律适用与法律执行的区别。 (1)法律适用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法律适用不同于其他国家机关实施法律的活动,它具有 以下特点:首先,法律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其次,法律适用是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司法机关处理经济、民事、行政、刑事案件,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 行。再次,法律适用过程或结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2)狭义上的法律的执行,也叫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我国,大部 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因此,行政执法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行政执法的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首 先,行政执法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公职人员。在我国,行政执法主体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政府所属的各部门。此外,国 家或法律授权的单位也享有授权范围内的行政执法权,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将学籍管理和学位管理权授予符合一定条件的科研院所或大学。其次,行政执法的范围比 较宽泛。随着现代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行政执法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其内容涉及工商、税务、财政、海关、金融、公安、交通、卫生、文教等各行各业。再次, 行政执法的主动性。行政执法不像司法机关那样担当“中立”的裁判人角色。由于行政执法既是行政机关一项职权,也是一项义务,因此,行政权力本身包含着主动 因素。
第5题 简述继承权及我国《继承法》规定的遗产继承方式。
【正确答案】 继承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继承是将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的继承方式有两种: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所谓法定继承,是指直接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顺序、遗产分配原则发生继承的一种财产继承方式。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有效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律制度。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3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2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1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0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9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8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7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6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5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4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