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 刑事诉讼中,其他诉讼参与人有()
A. 辩护人
B. 鉴定人员
C. 翻译人员
D. 自诉人
【正确答案】 ABC
第2题 在人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这段话意思是说()
A. 不能把手段和目的割裂开来
B. 这个“必然事实”是我们认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基础
C. 每个人只是目的,不是手段
D. 每个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正确答案】 ABD
第3题 下列有关对道德品质的理解中,正确的有()
A. 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包含个人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B. 道德行为的多次重复出现,就会形成道德习惯,最终形成了道德品质
C. 道德品质是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D. 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
【正确答案】 ABCD
第4题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所以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因为它是()
A. 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 集体主义的理论基础
【正确答案】 ABC
第5题 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下列选项中,对“四有”内容的辩证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有了远大的理想,才会有自觉的纪律
B. 离开了自觉的纪律,美好的理想也会等于空想
C. 有文化是提高人民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水准的重要条件
D. 社会主义时代的“四有”新人,最重要的是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和有道德有纪律
【正确答案】 ABCD
第6题 债权产生的依据有()
A. 合同之债
B. 不当得利之债
C. 无因管理之债
D. 侵权之债
【正确答案】 ABCD
第7题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的思想、道德的问题。人们思想上、道德上存在的问 题,要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来解决。……如果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差,再好的法律法规制定出来了,也会因为得不到正确的执行和遵 守而变成发挥不了作用的一纸空文。”这段讲话表达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是()
A. 法律规范靠国家强制性力量实行,不能代替思想道德,后者通过教育和文化来解决
B. 法律正确执行和遵守依赖思想道德教育
C. 道德靠法律来保障
D. 道德可以取代法律
【正确答案】 ABC
第8题 下列各项中,正确反映个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的是()
A. “你若是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B. “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
C. “苦了我一人,富了千万家”
D. “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正确答案】 ABCD
第9题 下列属于程序法的有(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正确答案】 ACD
第10题 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内容有
( )
A. 爱国守法
B. 明礼诚信
C. 团结友善
D. 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
【正确答案】 ABCD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3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2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1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0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9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8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7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6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5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4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