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第1题 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10分)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社会各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存在着差别。因而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中,利润率就会有差别。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曾经存在过等 量资本获得不等量利润的情况。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各个资本家无论把资本投入何种生产部门,等量资本的投入,大体上都能得到等量利润, 出现了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趋势,也就是形成了平均利润。(3分) (2)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结果导致平均利润的形成。这是因为,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资本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转移,必然导致各部门利 润率的变化。当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发生了因资本转移而形成的由低到高和由高到低变化的情况下,资本家为了追逐较高利润率,其资本又会向新的更有利可图的 方向转移。资本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转移,一直要继续到通过不同生产部门价格变动的自发调整,使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大体趋于平衡,即形成平均利润时,资 本的转移才会趋于停止。所以,不同生产部门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4分) (3)平均利润率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社会预付总资本。平均利润就是一定量预 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不是各个生产部门不同利润率的绝对平均,平均利润率形成 后,并非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毫无差别。利润率平均化是在部门之间的竞争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总的发展趋势,具有客观必然性。所以,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 的客观经济规律。(3分)
第2题 试述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10分)
【正确答案】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历史过渡性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是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决定的。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 本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关系的日益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 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3分) (2)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往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是这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 资本主义私有制更是这样。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虽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准备了完备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 将自行灭亡。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不仅是一个逐步的渐进的长期过程,而且它会触及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必然会遭到阻挠和反抗,因而,资本主义向社会 主义的过渡必然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2分)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较强的社会生产方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关系还有可能随着 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调整,从而在较长时期内能够容纳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若没有特殊的矛盾集结和革命形势,则要经过资本主 义发展的较长历程,逐步为社会主义准备物质基础。(3分)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的相当长 的历史过程。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会更加艰巨和复杂。这一切都决定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过渡的长期性。(2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3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2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1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0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9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8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7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6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5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4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