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第1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6分)
【正确答案】 (1)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的公有制;根据社会的 需要对社会生产的计划管理和调节;劳动者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经过一定扣除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商品经济消亡;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失;国家开始消 亡但尚未完全消亡。(3分) (2)列宁根据十月革命后一段时期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和概括:在所有制上是全民所有制经济与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并存;在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的过渡时期,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3 分)
第2题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商品经济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发展和存在的。(1分) (2)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社会分工是指社会生产划分为不同行业和不同部门的分工,随着社会分 工的产生和逐渐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他们互相联系和依赖,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以满足自身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而有必要 相互交换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所以,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2分) (3)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所有者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相互之间在交换各自的产品时,在市场上处于 权利平等的地位。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按照商品价值的大小进行等价交换。这样,他们的生产和交换便会采取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 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3分)
第3题 简要说明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6分)4
【正确答案】 (1)奴隶制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把奴隶用于生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 (2)奴隶制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奴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作为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是被杀掉,有时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2分) (3)社会有了阶级划分以后,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固定下来并不断强化和发展,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促进古代科学文化的繁荣。(2分)
第4题 简要说明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6分)
【正确答案】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2分) (2)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孕育成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东西,又吸收、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且添加了一些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2分) (3)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他们的拥护和支持。(2分)
第5题 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正确答案】 (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3分)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3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2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1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10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9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8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7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6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5
01-232024年4月陕西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题6.4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