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 意 事 项 :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的是
A. 世界与作品的关系B. 作家与作品的关系
C. 作家与读者的关系D. 读者与作品的关系
2. 从作品的角度看,文学是
A. 一种语言艺术B. 审美意识形态
C. 作家体验的凝结D. 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
3. 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
A. 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 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
C. 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 读者未读懂的东西
4. 文学语言组织的三个基本层面指
A. 语音层面、文法层面、辞格层面B. 气韵层面、格律层面、文法层面
C. 想象层面、辞格层面、语音层面D. 经验层面、想象层面、文法层面
5. 法国诗人马拉美说“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这句话体现了文学象征意象的
A. 无解性 B. 求解性 C. 可解性 D. 荒诞性
6. 从表意方式的角度,文学象征意象可分为
A. 寓言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B.寓言式象征意象与抽象式象征意象
C. 抽象式象征意象与具象式象征意象 D.抽象式象征意象与符号式象征意象
7.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罪与罚》第三章开头说:“他一夜没睡好,次日醒得很迟。”从叙述时间角度看,这种叙述属于
A. 省略 B. 概述 C. 减缓 D. 停顿
8. 文学艺术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
A. 艺术灵感 B. 艺术想象 C. 艺术感觉 D. 艺术情感
9. 在西方,提出“交感说”并确立了象征主义抒情原则基调的是
A. 波德莱尔 B. 魏尔伦 C. 马拉美 D. 瓦莱里
10.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使用的主要修辞策略是
A. 意象 B. 隐喻 C. 典故 D. 悖论
11. 文采指作品中的
A. 表现手法 B. 主题特征 C. 结构特色 D. 言语色彩
12. 文学风格最突出的特征是
A. 抒情性 B. 艺术性 C. 普遍性 D. 独创性
13. 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理论家是
A. 钟嵘 B. 曹丕 C. 刘勰 D. 陆机
14. 刘勰所说的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指的是
A. 思想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B. 情感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C. 知识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D. 意志在艺术直觉过程的重要作用
15. 认为诗人在创作时会因神灵凭附而陷入“迷狂”状态的理论家是
A. 柏拉图 B. 贺拉斯 C. 叔本华 D. 狄德罗
16. 在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社会情感 B. 艺术情感 C. 道德情感 D. 自然情感
17. 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句话指
A. 接受者的思想水平影响审美效果 B. 接受者的道德素质影响审美效果
C. 接受者的文化基础影响审美效果 D. 接受者的接受心境影响审美效果
18. 席勒认为艺术起源于
A. 模仿 B. 巫术 C. 游戏 D. 劳动
19. 文学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无意创作过渡到有意创作的标志是
A. 文学观念的出现. B. 文学形式的成熟 C. 文学概念的提出 D. 文学著作的出版
20.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中出现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
A. 象征主义 B. 写实主义 C. 自然主义 D. 抽象主义
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 经作家艺术加工后可进入文学文本的语言形态有 A. 口语 B. 土语 C. 方言 D. 文言 E. 白话
22. 对话语体的特征包括
A. 动作性 B. 抒情性
C. 典型化 D. 性格化
E. 口语化
23. 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情与景之间的关系是
A. 互相依存B. 双向建构
C. 情重于景D. 景重于情
E. 妙合无垠
24. 艺术想象的类型主要有
A. 相似性想象B. 再造性想象
C. 创造性想象D. 抒情性想象
E. 叙事性想象
25. 文学流通领域包括
A. 印刷 B. 发行
C. 宣传 D. 传播
E. 反馈
非选择题部分
注 意 事 项 :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26小题4分,27、28小题每小题3分,共10分)
26. “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
27. 表现说
28. 文学消费
四、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9. 文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
30.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1. 抒情的策略有哪些?
32. 创作冲动有哪些特征?
33. 中国古典的批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34小题15分,35、36每小题10分,共35分)
34. 举例说明文学风格的构成要素。
35. 举例说明艺术构思的主要方式。
36. 论述文学期待视野的具体层次。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1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20年8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9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8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7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6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5年10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5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4年10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2014年4月陕西自考00529文学概论(一)真题试卷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