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述题(本大题10分)
第1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教师素质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 (1)在科技素养方面,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给儿童一碗水,首先教师应有一桶水;其次,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对教师来说,掌握科技 知识固然重要,但科技素养的内涵并不仅仅是知识,一个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人,除了要对科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外,还要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思考问 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教师所必备的素质;再次,教师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只有教师自己积极地关心科学技术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才能用自己的态度 影响儿童,同时发现和鼓励儿童的科学行为。相反,一个对周围世界习以为常、漠然待之的人,就不会去注意在儿童的生活中发生了多少精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也不 会看到这些科学活动的价值,更不会和儿童一起去探索这个世界,他将永远被排除在儿童的科学世界之外。 (2)在教育观念上,教师应当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相信儿童,承认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自主的、发展中的个体的权利。教师应该为儿童提供 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传递活动,其最终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发展,而不是用知识的传递取代儿 童的发展。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儿童学习,而不是代替儿童学习。教师和儿童之间应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3)在教育知识和技能上,教师应当熟练把握和运用儿童学科学的特点、规律和教师教科学的规律,了解儿童思维的规律,能用正确、恰当的教育技巧对儿童进行 有效的启发。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1、2小题每小题8分,3小题12分,共28分)
第1题 某一儿童在水里玩时发现了小蝌蚪,就把它放到了自然角里,过了几天,他发现小蝌蚪变了,经过更仔细地观察,发现原来是小蝌蚪长出腿了,这些行为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具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这名儿童的活动属于偶发性科学活动,他的行为反映出了这一活动的两个特点: (1)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像这样的科学活动,完全是因为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事件或者儿童偶然发现的现象所引发,甚至在活动发生时教师也没有注意到,所以,教师事先无法估计和预料,更谈不上进行事先的计划、设计和指导了。 (2)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偶发性科学活动可能发生在儿童一日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场所。它既可能发生在自由活动的时间中,也可能发生在集体活动时;既可能发生在教室里的自然角中,也可能发生在幼儿园的大树底下……
第2题 谈谈你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是如何为儿童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的。
【正确答案】 良好的心理环境是儿童学科学的心理前提,它使儿童在学科学的过程中,心理需要得到及时和充分的满足,由此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进而对他的学习活动产 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首先要鼓励和支持儿童。儿童的科学活动需要教师的鼓励和支持,如果教师对儿童的行为加以鼓励和支持,儿童 就会感到自己是被教师接受的,因而能够毫无疑虑地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相反,如果儿童得不到教师的强化或由于教师不恰当的阻止,就会逐渐熄灭自己对世界 的探究欲望。另外,教师的鼓励也应该自始至终,贯穿于儿童科学探索的全过程。当儿童刚刚对某个对象产生兴趣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当在探索过程中遇到困难 时,教师应给予鼓励或帮助;当有了发现时,要给儿童以自信,表扬或给予儿童以激励性的评价,使儿童再接再厉。 其次,要尽量少地限制儿童。教师的指导能帮助儿童更好地学科学。但如果应用不当,则会变成对儿童的一种限制,从而阻碍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儿童 心目中,教师具有权威性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儿童感到教师是自己身后的一个安全的心理基地,对自己没有任何束缚,那么他就 能够大胆地去尝试和创造,否则他就会时时想着如何使自己符合教师的要求。这样,他体验的就是一种紧张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宽松的气氛,他的行为也就指向外在的 目的而不是内在的追求了。因此,教师要给儿童充分的行动上的自由,在不影响其他人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制定太多的行为规则,同时也要尊重并接受儿童的思想和 行为。 再次,要对儿童的错误给予宽容和理解。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儿童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他们的观察存在局限,思维也不完善,推理会不合逻辑,解释会不符事 实,但不管怎样,这都是儿童自己探索、思考的结果,同时他们也都希望得到赞许。对于这些错误,教师应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它,尽量采取一种宽容和理解的态 度。因为儿童的行为结果正确与否对儿童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儿童从中得到的感受——这种感受会影响到他以后是否还能大胆地表白自己的观点,以及他对自己 是否自信。
第3题 谈谈你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是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
【正确答案】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有:人力资源、材料资源、自然资源、组织资源和信息资源等。 在人力资源方面,作为幼儿园的教师,利用最多的人力资源就是孩子的家长。由于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使家长在协助幼儿园对儿童进行教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比如,我们希望儿童去观察马路上的红绿灯,但集体组织又存在安全问题,我们就可以发动家长,利用平时上街的机会引导儿童的观察,就起到了同样的、甚至 更好的效果。另外,还可以让儿童访问专家和职业人士。专家能够接受儿童和教师的咨询,解答他们的问题,并提供科学、可靠的专业信息,职业人士一般都掌握一 些和他们的职业有关的专门技术,他们也能解决儿童的许多问题。 在材料资源方面,可利用家长的贡献或社会机构的捐助等。比如有的家长到海边旅游,为科学发现室收集了许多漂亮的贝壳,有的研究机构淘汰不用的器材可以送给 幼儿园,有的大学生为幼儿园义务制作的动物标本等,这些不花钱的材料,在幼儿园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在自然资源方面,可以带领儿童到邻近公园去散步,组织儿童去野外踏青,或根据教育活动的需要组织儿童就某个问题专门调查周围的自然环境等。 在组织资源方面,可带领儿童去参观科学博物馆,或对工厂、养鸡场、蔬菜大棚基地等进行参观、访问,也能使儿童了解很多他们不了解的信息,比如养鸡场是怎样 养许多鸡的,大棚里的蔬菜是怎样种植的等。 在信息资源方面,可以组织儿童通过访问相关的人物或机构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也可以引导他们通过传播媒介,如图书、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 总之,对于各种社会资源,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加以利用。特别是结合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内容,根据需要选择相关的可用资源,既可以“走出去”,也应该“请进 来”,彻底“打破”幼儿园的“围墙”,使幼儿园中的科学教育和社会中的科学教育融为一体,才能充分利用这些社会资源。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11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10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9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8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7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6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5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4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3
01-252024年4月陕西自考《古代汉语》模拟题3.2
01-25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