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同改良派论战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答:
(1)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
(2)这场大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解析】此题为典型的意义题。意义题常被作为论述题发问,也会作为简答题发问。
4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中间势力以及中共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
答:
(1)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
(2)争取中间势力所必需的条件是: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中间势力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步地取得胜利。争取中间势力是党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十分重要的任务。
【解析】这是论述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意义”的一个部分,作为简答题发问。
43.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答: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大发“胜利财”,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国民党政府从多方面加剧对广大人民的疯狂掠夺,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
(4)中国共产党制定和实行了推翻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正确的政策和策略,不仅成功地领导了解放区军民在第一条战线的革命斗争,而且成功地领导了国统区人民在第二条战线的革命斗争。
【解析】原因题。实际是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需要归纳教材的内容。
4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答: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国民党残余军队、特务、土匪、城乡反动势力尚待肃清,新解放区土地改革尚待进行。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这些问题反映出中国共产党能不能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前进中的问题。历史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45.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及坚持这些原则的重要性。
答:
(1)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