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课程代码:0370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2.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军用工业B.兴办民用工业
C.派遣留学生 D.创立新式学堂
3.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国闻报》 B. 《时务报》
C. 《强学报》 D. 《万国公报》
4.1904 年至1905年,为争夺侵略权益公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是
A .美国与俄国 B .美国与英国
C.英国与日本 D . 日本与俄国
5.20 世纪初,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中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是
A . 孙中山 B . 邹 容
C . 章炳麟 D . 陈天华
6.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
A.香港海员罢工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7.1930年8月,邓演达领导成立的中间党派是
A . 中国青年党 B. 中国国家社会党
C.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D.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8.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后,1934年10月开始战略转移的是
A . 红十五军团 B . 红一方面军
C.红二方面军 D . 红四方面军
9.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为扩大对华侵略而发动的事变是
A .九一八事变 B.一 · 二八事变 C . 华北事变 D .卢沟桥事变
10.1937 年,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据守四行仓库的爱国将领是
A . 谢晋元 B . 佟麟阁
C . 张自忠 D . 戴安澜
11.1940 年,八路军对侵华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A .平型关战役 B .雁门关战役 C. 阳明堡战役 D . 百团大战
12.1945年8月至10月,国共双方举行的谈判是
A . 西安谈判 B . 重庆谈判
C . 南京谈判 D . 北平谈判
13.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挑起全面内战的起点是
A.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 B.大举围攻东北解放区
C.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D.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
14.台湾人民为反抗国民党当局暴政而举行“二二八”起义的时间是
A.1945 年 B.1946 年
C.1947 年 D.1948 年
15.新中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环节是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重点发展农村经济 D.重点发展城市经济
16.1956 年召开的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B.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7.在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是
A . 陈 云 B . 刘少奇
C . 邓小平 D . 周恩来
18.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1967 年,老一辈革命家与中央文革小组错误做法进行的抗争被诬称为
A. “一月风暴” B. “二月逆流”
C. “右倾翻案” D. “反攻倒算”
20.1970 年,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B.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中近程地地核导弹发射成功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21.邓小平在 1979 年 3 月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提出,必须坚持
A. “一个中国”的原则
B.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 四项基本原则
23.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A.1997 年7月1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 年7月1日
D.1999年12 月20日
24.2001年,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
A.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5.2004 年 9 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 《资政新篇》中关于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
27.1912 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
2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意义。
29.一二 ·九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3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 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 题计分。
31.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
32.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33.新中国成立初期争取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及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12年1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1年10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1年7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1年4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1年1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0年10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0年7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0年4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10年1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2009年10月陕西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试卷
01-23扫码关注公众号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
扫码进入考生交流群获取“报考咨询”及“免费资料”助力学习